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长王本举在市人大钟祥市代表团审议时的发言

    信息发布者:Moment
    2016-12-05 17:10:28   转载

    今天,非常高兴参加钟祥代表团的审议。昨天,我和大家一起聆听了肖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。对这个报告,我的体会是三句话:一是内容丰富。今年这个报告是“1+5”的报告,所谓“1”,是对2015年的总结,对2016年的部署。所谓“5”,是对十二五进行了总结,对十三五进行了规划。二是成绩精彩。2015年,包括钟祥在内的全体荆门干部群众,都在拼着、忙着,也都在收获着。应该说,这几年荆门每年的成绩单都比较丰富、比较精彩。2015年的成绩单更加骄人,“2个第一、2个第二、2个第三”,主要经济指标都进入全省前三强。在整个宏观经济形势趋紧的大环境下,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,是典型的逆势而上,可谓风景这边独好。三是目标振奋。报告对十三五以及2016年都进行了规划部署和安排,特别是对荆门提出了三个定位,“江汉平原中心城市、湖北新兴增长极、全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”,还提出了建设荆钟组合都市区的新目标、新举措,目标令人振奋。
            这次大会是本届最后一次年会,最后一次审议政府工作报告,时间很宝贵,希望各位代表珍惜这最后的发言机会。别书记曾经讲过,每个代表都要争取发言、抢着发言。借此机会,我就一个问题与同志们作个交流。政府工作报告的十三五发展思路中第一条,提出要“推进创新发展,加快经济发展动力转换”,指出“要加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,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”。在谈到2016年工作时,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供给改革,提高有效供给,要从供需两端共同发力。刚才,别书记在给我们代表团讲的第一点也是要做大做强工业。据了解,钟祥市110名代表中,有22名是来自企业界的,是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的,有的是法人代表,有的是中高层管理人员,还包括不少政府人员,也从事经济管理活动。下面,我就“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,全面激活钟祥经济增长动力”,讲三点意见。
            一、什么是供给侧改革
           2015年11月10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,首次提出了“供给侧改革”。11月10日到19日,中央领导四次提到“供给侧改革”。在12月18到21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,总书记和总理又重点讲到了供给侧改革。可以说,最近一段时间,不管是中央、省市领导讲话,还是新闻媒体报道,供给侧改革成为了新一个年度经济领域最火热的关键词汇。去年,最热的词是经济新常态,记得也是在代表团讨论时,我与大家交流了什么是经济新常态。
    供给侧改革全称是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”。这里的“供给”就是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的有机统一。这里的“侧”不是“侧重”的意思,而是指“一端”或者“方面”的意思。如果把市场体系用一根圆柱来描述,一端叫需求侧,一端就叫供给侧。需求侧就是大家所熟悉的“三驾马车”,投资、消费和出口。这次重点谈的是供给侧,就是供应这一端。供给侧改革,就是要从供应这一端来进行结构调整,来纠正要素配置扭曲,扩大有效供给,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,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,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。供给侧改革也就是要从供给生产端入手,通过解放生产力,提升竞争力,促进经济发展,进而来改进需求,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。
           二、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改革
           那么,为什么要提出供给侧改革?总的来说,供给侧改革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创新之策。过去一个时期,我们主要从需求侧来拉动经济增长。大家还记得,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,中央出台的应对措施,都主要从需求入手。最典型的就是投放四万亿,拉动需求,激活市场。现在,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,消费结构升级并向多样化、高端化需求转换,再简单用扩大投资的办法化解供需矛盾,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趋于减弱。那么现在就要从供应这一端来入手。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,但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已经相当严重。一方面商品过剩,即便打折促销也无人问津;另一方面,许多人为了一副马桶盖、一个电饭煲、一罐婴儿奶粉,不惜万里,不惜重金,不怕麻烦,从日本、韩国、欧洲背回。国内一些同类产品数量有余而质量不佳,无法满足需求,不是国人不爱国,百姓也实属无奈。你生产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是我想要的,那我就不买了,导致社会上大批商品停留在库房里,也就达不到从生产到消费这样一个完整的链条。供给侧改革就是强调从生产要素入手,比如人力、技术、土地等方面,更加注重创新、创业,通过优化资源配置,提高效率,生产出满足百姓需求的商品,从根本上拉动经济增长。这种转变就类似于卖蛋糕,以前我们只是一味地建蛋糕房、做蛋糕,致力于让尽可能多的人去买蛋糕。今后我们将从生产环节入手,增加蛋糕的口味和样式,让蛋糕更加精致,给老百姓更多的选择。综述以上,需求侧改革好比西药,供给侧改革好比中药。西药可以救急,但副作用较大;中药如文火慢煮,综合施治,需要把握火候,引出的味道也更浓。政府和企业既要习惯西药,也要学会和习惯使用中药,现在应更多靠使用中药来解决企业困难。
           三、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
          总体来讲是五大措施,即去产能、去库存、去杠杆、降成本、补短板。我对钟祥的宏观经济结构、工业经济情况有一定了解,但了解的不深不透。这里提几条粗浅看法和建议,仅供参考,具体就是“两去两重”:
           1、去产能、化“僵尸”。供给侧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化解过剩产能。过剩产能不化解,供给侧改革就无从做实。过剩产能不化解,就没有人敢来投资。刚才别书记讲了,钟祥有两大产业,一个是磷化工,一个是农副产品加工。磷化工产能过剩、产品低端的问题,还是非常的突出。包括农副产品的加工,过去是要解决温饱问题。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应该说温饱不再是问题,我们的农副产品也存在过剩。2015年,大家有一个明显的感受,农副产品的价格绝大多数都是下降的,并且下降得非常明显,农民是增产不增收。所以中央明确提出,今后要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。早在90年代,当时朱总理提出要少种棉花,实际上当时就面临着供给侧的问题。我们的大宗农副产品缺乏市场、缺乏效益。据了解,钟祥也存在着去产能、化僵尸的问题。工业企业的僵尸企业有12家,停产半停产的企业有22家,加起来有34家,钟祥2015新增规模企业也就三十四五家,新增的企业刚好被僵尸企业、停产半停产企业填平了。这就给经济增长带来巨大压力。一方面,钟祥要冲刺县域经济百强,保持在荆门的老大地位,必须要有适度的增长并且是两位数的增长;另一方面,还要去产能,化僵尸。一定要下狠心,该去的产能一定要去,该化的“僵尸”一定要化,让“僵尸”入土为安。化“僵尸”尽量实行“安乐死”,尽量兼并重组,不要破产,比如广源、金鹰、钟厦等企业。过剩产能的增长,宁可不要。
           2、去库存,兴城镇。库存包括工业产业的库存,也包括农产品的库存。中央所说的去库存,主要是指房地产业的库存。我不知道钟祥房地产的库存具体怎么样,但荆门的库存应该是比较严重的。一方面城镇化率偏低,荆门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,钟祥又低于全市的水平;另一方面,我们又有一定的库存,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化解这些库存。
           3、重创新,壮产业。要进行改革,提高有效供给,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,让国民不买洋货买国产,这就要求我们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。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,创新是关键,创新是重点。现在我们提倡大众创业,人人都去创业,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去创业,我们也建了不少的创客空间。如果创业不提供给侧改革,不提高有效的产品,那么今天创业明天就可能会失业,今天开门明天可能会关门。所以说创业的支撑是创新。不管是新创业的,还是已有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,包括农业企业都存在创新的问题。创新主要是两条:一是要加强人才引进,培植技术力量。据说金汉江公司有200多项知识产权,这很了不起。企业都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,没有核心竞争力,企业是难以生存的。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。要大员上阵、责任上肩。2015年钟祥也上了一些大项目、一批可行的项目。在招商引资中,要注重选商,不能象过去“眉毛胡子一把抓”,一定要考虑它对资源的消耗、占用和产出的关系,一定要看他的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后劲。如果招进来的是过剩产能,或者今天投产明天就可能变成“僵尸”,这样的商宁可不招、坚决不要。
            4、重资源,强保护。荆门提出了生态立市并作出了全会的决定。钟祥的资源、生态资源很丰富。在进行供给侧改革时,要保护好钟祥的资源。要把资源看得重之又重,既要当作财富来看待,又要与生态保护联系起来,尤其是胡双磷的磷矿资源要保护起来,做到藏矿于未来。在我们的技术、实力还不太具备的时候,尽量限制开发、限制利用,把资源先保护,为子孙留财富,为生态留空间。我们的大洪山环境是好的,但西部胡双磷这一带,环境是堪优的。要借供给侧改革的机遇,经过一下阵痛,把该关的一些小型磷化企业关闭,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